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数字中国战略部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全方位顶层设计,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北京市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该项目计划在2021年至2030年,围绕智能制造、区块链和大数据等十个数字技术技能领域,每年为国家培养培训数字技术技能专业人员8万名左右,培育壮大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队伍。
为实施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12月4日上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指导,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联合举办的北京市首期“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培训班在华北电力大学正式开班。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处四级调研员白宝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服务中心数字技术工程师专责龙明渊、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副主任胡立端、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房方出席了开班仪式。仪式由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子杰主持。
房方对人社部、北京市人社局和国家开放大学给予的支持和信任表示衷心感谢,对参加开班仪式的学员表示诚挚欢迎。他表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是建设数字中国、落实发展数字经济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以大数据、AI大模型等为主的“新职业”领域数字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本次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计划中的首个培训班在华北电力大学成功举办,是个良好的开端,具有起跑线的重大意义,学校也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制定了切实的培训方案,提供了高水平的师资和精细化的服务。他希望学员们重视职业发展规划、把握学习机会,充分掌握数字技术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通过系统培训进一步拓宽视野,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为推动数字产业升级、建设数字强国作出贡献。
白宝辉代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处对培训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他指出,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北京市人社局出台了《北京市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围绕数字技术领域,分职业、分方向、分等级实施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项目化管理,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紧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产生和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为数字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他希望学员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主动克服工学矛盾,遵守各项纪律,把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龙明渊表示,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是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要把握数字技术工程师成长规律,积极探索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打造人才培养优质品牌,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胡立端讲到,2022年,国家开放大学申报并入选“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智能制造、大数据、区块链三个职业方向首批培训机构与考核站点。为实施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国家开放大学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市场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的基本原则,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遴选项目授课教师团队,研制培训教学体系,搭建在线学习平台,整合并上线在线课程资源,加强项目核心内涵建设和宣传推广,并积极与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筹备大数据首期培训班,希望大家能借此机会通过系统性学习,进一步提升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本次培训班结合数字产业发展需求和国家职业标准及培训大纲,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课程设置包括大数据技术基础、大数据系统搭建、大数据平台管理与运维、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等模块。培训班为期27天,培训学时128学时。培训结束后,国家开放大学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将组织培训合格的学员申报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初级)专业技术等级考核。
开班仪式结束后,与会各方代表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技处四级调研员白宝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业单位人事服务中心数字技术工程师专责龙明渊就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的后续实施与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召开专题研讨会,进行了深入交流。
供稿:教学运行与质量保障部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