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铸魂育人强师能 赓续初心谱新篇丨“国培计划(2024)”——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培训班(中学班)

发布时间:2025-11-14 10:44:40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江西省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教研员的政治素养与教学能力,由江西省教育厅主办,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承办的“国培计划(2024)”——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培训班(中学班)于2025年9月13日在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举办。本次培训针对全省180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开展为期10天的集中学习+50学时网络研修。内容围绕“政治导向、专业修养、实施策略、总结反思”四个维度,坚持授课专家的专业引领与参训教师的自主反思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统一,以提高参训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注入新活力。

 

开班领航 开启思政新程

000.jpg

9月14日上午,“国培计划(2024)”——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培训班(中学班)在井冈山教师培训中心正式拉开帷幕。开班仪式上,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江西项目办公室主任李俊发致辞。李主任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次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机会,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随后,上饶市灵溪中学王海生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王老师首先表达了对江西省教育厅和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的感谢,也表示在本次培训中,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发挥骨干力量,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教师团队“奋飞”“攀登”“远航”。

001-0.jpg 



专家引领 涵养育人智慧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培训第一阶段,汇聚了省内外思政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强大师资阵容,为学员带来一场场高质量学术盛宴。

1. 理论指引铸魂赋能领航向

江西师范大学王员教授以“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为主题,系统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赣南师范大学肖黎明老师围绕“提高师德修养,做‘六要’思政教师”展开授课。肖老师强调,师德是思政课教师的立身之本,并从“审视当下——对标‘六要’——应对挑战”三个层次,剖析了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江西师范大学刘建平教授以“培育阳光心态,夯实健康之基,助力人生‘心’征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为题,从当前中小学师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与挑战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以及行之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

002-0.jpg

002-1.jpg

2. 教法指导点睛之笔拨迷雾

井冈山大学肖发生教授聚焦“红色资源融入学校思政课的理论与实践”,阐述了红色资源在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培育中的重要作用。武汉二中金本德老师以“善用‘大思政课’”为主题,通过鲜活案例阐释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强调以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家国情怀。长沙市周南秀峰学校杨尚上老师介绍了“素养导向的‘心意’思政教学建构与实践”,提出“三点五学”教学模式,倡导以学生活动为载体,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上海市教育科研专家姜兰波老师围绕“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新教研”,分析了“新教研”的四大维度:课程之新、教师之新、学生之新、生态之新。通过理念更新、方法创新和评价优化,为学员们提供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强化实践与反馈的全新教学范式,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003.jpg 


名校访学 启迪实践之思

培训第二阶段,学员们齐聚南昌,共同开启了名校观摩访学之旅。通过聆听名校经验介绍、观摩精品示范课、与一线名师深入研讨,学员们亲身感受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实践样态,汲取了丰富的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经验,激发了对标一流、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

1. 南昌市洪都中学

踏入洪都中学,现代化的校园设施与浓厚的科技氛围相得益彰。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员们一起参观了校园文化馆——弘航馆。通过馆内丰富的校史资料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情况,一架架航空航天模型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生动的素材。随后,学员们分组聆听了邵晓宇、章夕柯两位教师的展示课。两位老师立足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为学员们呈现了初、高中不同学段的精彩绝伦的思想教育课。课堂氛围活跃,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听课结束后,全体学员开展集体评课。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师生互动、核心素养落实等方面,老师们畅所欲言,现场交流热烈,思维碰撞不断。

004-0.jpg

004-1.jpg

2. 南昌市育新学校教育集团(阳明)校区

走进育新学校教育集团(阳明)校区,校园里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上午,我们共同听取了魏红艳副校长关于学校思政工作经验的介绍和陈晔老师关于学校思政课堂建设的经验分享。学校以“阳明文化”为特色,将王阳明的思想精髓融入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形成了独特的育人模式。随后,来自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中学的俞丹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展示课《端正人生态度》,俞老师采用了“一例到底”的教学设计,选取了郑钦文的成长案例作为贯穿整堂课的主线,不仅传授了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了价值的润物无声的引领。下午,学员们一起观摩了学校胡水平老师和黄玉娟老师的两节精彩展示课。两位老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鲜活的案例、多元的互动和深刻的情感共鸣,呈现了两堂精彩的思想政治课。学员们表示,将以这次观摩为契机,学习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同时,大家也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005-0.jpg

005-1.jpg

3.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九龙湖)校区

南昌市外国语学校(九龙湖)校区以其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吸引了学员们的目光。上午,学员集体聆听了学校涂园园老师的《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刘丽玲老师的《集体备课的实践与思考》。涂老师结合学校丰富的思政教学实践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打破学段壁垒,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有效衔接。刘老师指出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她系统介绍了学校集体备课的流程和模式,强调了教师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通过交流与碰撞,教师可以汲取他人的智慧,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下午,大家观摩了熊慧兰老师的展示课《学会依法办事》。熊老师以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外卖小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自然地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学会依法办事。课后,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学员们进行了评课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对熊老师的课进行了全面评价。

006-0.jpg

006-1.jpg

4. 南昌中学教育集团(三经路)校区

最后一站,学员们来到了南昌中学教育集团(三经路)校区,开展课堂观摩、交流研讨与专家讲座活动。三经路校区执行校长姚宜品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学校在思政课改革、课程建设与红色文化传承方面的做法。随后,学员们聆听了程会华老师执教的《文化的内涵与功能》。课后开展研讨交流环节,多位学员围绕课堂设计、学生参与与课堂效度展开深入交流。下午,学校邀请了南昌二中政治教研组组长鞠文以“从课堂到竞赛:思政教师的专业进阶”为题作专题分享。鞠老师结合近三十年教学经历,从“走出舒适区—突破经验路径—构建学科方法体系”等角度分享思考,强调思政课需要叙事化、人文化和真实情境化。

007-0.jpg 

007-1.jpg


红色研学 筑牢信仰之基

为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本次培训将课堂延伸至南昌军事主题公园,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参观武器装备展示、了解人民军队光辉历程、感悟革命先辈英勇事迹,学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不仅为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进一步坚定了学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其融入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之中,引导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使命。

008-0.jpg

008-1.jpg


研讨展示 凝聚思想共识

为切实提升培训的实效性,促进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培训中设置了“小组研讨”和“成果展示环节”。这两个环节构成了学员从“输入吸收”-“内化生成”-“输出共享”的学习闭环,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研修,目标明确、出剑有力,最终稇载而归。

1. 小组研讨

在小组研讨环节,学员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各小组围绕前期专家讲座内容、几日来的访学见闻与感悟、当前中学思政课教学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学员们结合自身教学教研实践,分享心得,碰撞思想,共同探讨改进教学、提升育人实效的策略与方法。小组研讨不仅巩固了学习成果,也促进了学员之间的智慧共享与情感融合,进一步凝聚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共识。

009-0.jpg

009-1.jpg

2. 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环节中,小组选派代表依次上台分享,充分展现了学员们在理论认知、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利用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全面提升。这些收获不仅对他们个人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为他们在思政教育道路上精准导航、增添动力,助力他们打造出更具魅力与实效的课堂,也将为整个思政教育领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

010.jpg

心之所向,步履不停。本次培训通过“理论输入-实践观摩-精神洗礼-协作研讨-成果输出”的五位一体模式,构建了闭环式、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全体学员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所学所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成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新时代思政课教师,为培养当担明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供稿部门:教师培训与发展中心

 

欢迎关注

主办单位: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安备案号:11010202009712

Copyright@2020 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
ICP备案号:京ICP备16037372号-5
联系我们